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計算圓滿人生的圓周率

我終於在去年2009年的12月份裡,很認真的上完了「福音研究所」上學期的課程,

這次我只缺了一堂課(很虛心的笑),
雖然,有許多關於經文裡的問題,
仍然在我的心中,對文字敘述的部分產生了疑問。
例如:人必須先受洗,才會得到聖靈的恩賜,
再來就是必須在聖殿印證永恆的婚姻,才有機會進入高榮國度,
然而經文中似乎完全沒有提到過,耶穌基督是否結過婚?
我的疑問是,
耶穌曾經為世人示範過必須受洗,這樣就會得到聖靈的恩賜,
但為何耶穌似乎沒有結婚,最後卻一樣的可以回到天父的身邊?
為何他只示範了受洗,
但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印證永恆婚姻」,何以沒有為世人建立榜樣?

雖然課程中,教師並沒有給我一個足以令我覺得滿意的答案,
(吳媽媽遇到我這樣的學生,大概很頭痛,
因為我老會問些...看似簡單,但是又不太容易回答的問題。)
但是沒有人有辦法證實耶穌曾經結婚,也沒有人能證實沒有,
這時...對我們太在乎答案的人,那就是一種考驗了...
我們對於不曾看到或不曾聽到的事情,是否會選擇「相信」?
在這次的福研課程中,我的確學習到了「凡事相信」是種最大的智慧,
「相信」是一種正面思考的力量。
從「相信」所產生出來的「信念」,最後產生的力量是強大的。
每當我在研讀經文,產生疑問的時候,我就專心的做禱告,
而且我知道聖靈告訴我,我不能用凡人與屬世的邏輯,去拘泥於文字敘述的部分。
先知們努力的透過文字的記錄,來傳遞神的話語,因此我們要學習的重點,
應該是從經文中的要義與啟示中,學習如何將福音知識應用在生活中,
最後我經由不斷的禱告,我聽從了聖靈的聲音,我選擇了「相信」。
我相信神試圖告誡世人的誡命
(或許是紀錄的人寫得不完全,但是我會去遵守它),
以及傳播這世上的福音原則及真理
(就算我的智慧還無法理解經文,但是我可以選擇去相信祂)。
因此研讀經文的重點不是追求一個合乎我們邏輯認為合理的答案。

在禱告的過程中,忽然令我想到一個很特別的數學符號叫"π"(圓周率),
個人的印象中,當我們在小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的π=3.14,
到了高中,我們計算小數點下的的位數增加了π=3.1416,
到了專科,我很清楚的知道,π=3.1415926...,
其實,π是個無限的循環小數。
我們可能無法用一本書,來寫出π的一個精準數據,
所以如果是抱著一種負面的態度,去鑽研精準π的數值,
知道3.1416的人,可以說3.14的答案是錯的,
知道了3.1415926數值的人,可以糾正3.1416是錯的...
然而,或許你可以說,所有的人的答案...都錯了,
但我更願意相信,根本就沒有誰是錯的,
(大家都對,只是不同年齡層,適合理解的程度不同。)
而是大家太過於拘泥在文字與字面上的準確意義解釋了。
如果連一本書都無法精準的寫完圓周率,
用屬世的眼光去看聖經與摩爾門經,那也不過就只是人類寫的兩本書而已,
要奢望兩本書能精準且詳盡的說明神的奧秘,
甚至還要所有的人都能看得懂,那真是強求。

因此問題的重點回歸到:我們相不相信?
一個無限的循環小數,是永遠無法完整的用文字去記錄的,
但是你會知道事實上它(圓周率)是存在的。
連一個區區的數字,我們都無法用完全精確的文字去記錄它,
更何況是試圖解釋永恆生命的奧秘?
於是我們不難理解,在經文中,先知們想要傳達給世人們的道理,
圓滿的福音其實跟無限小數一樣,是無限的,甚至是貫穿永恆的,
於是,我們不可能用一本書就將神的圓滿福音記錄完畢,
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經文中的比喻,神與先知的話語,
透過研讀後的思考、禱告,再加上自己應用在生活中所產生的見證,
來發現與理解這奧秘的真實性。

我覺得經文有時很像是我們人生中的圓周率,
它可以協助我們計畫出圓滿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個圓,
然而每個人的生活或許都會有不完美的時候,讓每一個圓,都產生了一個缺口,
(忽然哼起張學友的歌:我的愛情有個缺...)
當考驗多的時候,或許缺口還不只一個。
然而圓滿的福音,其實能夠填補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讓原本或許不完美的人生,更能顯得完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