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看誰的情長,比誰的情多?

鍾鎮濤曾經唱過這麼一首歌:捨不得




歌詞如下:

當你哭泣在電話那頭
請記得我也為你擔憂
一顆心分兩頭 這滋味不好受

不想看見你漸漸消瘦
知道你想過新的生活
這片天多遼闊 又怕你路難走

分手的時候 總有人灑脫
絕不是我
說誰的情長 比誰的情多
一定是我
但是我嬴了又如何

捨不得 你要走
捨不得 你會說
愛我天長地久 到最後還是空

捨不得 淚在流
捨不得 心在痛
愛我海誓山盟 我又能夠留住什麼


是啊,如果都是一場空,如果到最後都留不住,
那活著的意義與目的,是什麼呢?
只是為了經歷這些,可能是美好,也可能不美好的過程嗎?
人活著是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有許多人會用結果論法來看人生...
(但問題是,如果沒有過程,哪來的結果??)

在佛教的教義裡,其實...是不斷在解釋人生,
其實都是"無",或是"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當你能看破俗世的事,凡事不動心起念,
你...就得道了,或是成佛了...那這樣跟死了,有啥差別勒?

在基督的教義裡,所解釋的人生...其實是"有",
因為有愛,所以我們存在。
我們必須相信有愛,所以我們才能永遠存在...
"無"跟"有",就像電腦的0與1一樣,
我們或許永遠也解不開有關生命的所有謎題,
但是我們卻都是選擇0與1的關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