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是台灣特有的生物,並且它非常的稀有,
對我而言,它就跟原住民一樣,生長在台灣這個寶島上,
有著得天獨厚的優秀條件...
為了不讓大陸的功夫熊貓專美於前,
我們當然要支持台灣土生土長的動物,
所以這次的台灣黑熊公仔設計比賽,我是志在參加,不在得獎...
底下是我手繪的設計草稿。(還沒進電腦繪圖的階段)
基本上,因為第一階段要先製作模型,而我自己本身最擅長的材質是紙黏土,
所以就去買了些材料...其實紙黏土很便宜,
所有的材料加一加才花了不到60元。
兩顆保麗龍球的用意是在製作頭與身體,
至於鐵絲的部分則是在建立起手腳四肢的骨架。
其實紙黏土很好玩,也很容易上手,
就跟小時候在玩黏土一樣,
一點一點的把造型塑出一個粗胚,
然後後面再慢慢的做細部的加工...
底下是我弄了10分鐘以後,捏出來的一個熊熊粗胚。
紙黏土的特性與黏土不一樣的地方,是因為它乾了以後會逐漸硬化,
因此一開始塑型的時候往往會因為硬化而產生龜裂,
這時就要加一點水,讓紙黏土軟化,
並增加一些黏土,來修補龜裂的痕跡。
至於有些細部的造型,
其實是可以趁它還沒硬化的時候,就運用一些工具,
把細節的部分(如凹陷或框線)處理得更加完美。
在下一篇文章中,將會為大家介紹一些小工具跟小技巧。
可以放學回家啦...(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