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尼腓一書第四章

基本上尼腓一書第四章的重點,
是在敘述尼腓接受了聖靈的指引而殺了惡人拉班的故事,
在這節經文中,其實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例如:神往往可以用極微小的事情,促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得以完成。
拉班是個擁有眾多手下與僕人的貪婪惡人,強佔了尼腓一家人的財產外,還派人追殺他們。
然而,尼腓的哥哥拉曼和雷米爾,均無法從他那邊取回銅頁片,
最後拉班卻輕易的死在尼腓的手下,拉班死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就只是因為...拉班喝醉了。

在聖經裡也有惡人喝醉酒被殺的例子,
在聖經的「撒母耳記下」有記錄到大衛的兒子「暗嫩」,
因為他用暴力玷污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塔瑪,
結果被塔瑪的胞兄押沙龍,利用豐富的筵席將其灌醉,暗嫩就死在押沙龍的隨從手下。
在智慧語裡頭有教導,叫我們不要喝酒,
其實我相信除了酗酒對身體是一種傷害之外,(基於健康考量以外)
「喝醉酒」則是讓自己陷入一種完全無防禦能力的狀況,
而這種狀況,是最容易使自己,陷入未知的陷阱,步入黑暗與死亡的。
在現今社會,有很多的商場文化,都會透過喝酒應酬,來進行所謂的商業交易。
更有許多人會拿出
「因為可以從一個人的酒品,來判斷一個人的人品」這類似是而非的道理,
來使得自己的喝酒應酬合理化。
其實,有多少商業的陷阱,就是隱藏在這酒醉與意識不清的情況下完成的?
我相信,真正的智慧,就是能夠從這似是而非的價值觀中,判斷出真偽。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尼腓一書第四章,或許有的人會質疑,
關於正義的尼腓,用計取得銅頁片,是否合乎正義的行為?
尼腓運用計謀,偽裝拉班的聲音,並欺騙拉班的僕人打開寶庫,取得了銅頁片,
這樣子做符合正義嗎?
其實我們應該多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軍事家─孫子。
孫子寫了一部鉅作,叫做孫子兵法,是到現代許多軍事家都必須研究的一部書。
孫子兵法中有提到:兵不厭詐。
所以其實,使用計謀去達到目的,能夠不使用武力且不用殺人,那是一種更高明的境界。
然而,兵法只是一種方法,所以兵法的本身無關於正義與否。
是否正義?要看執行的人,其目的是否是為了正義?

尼腓用了計謀只是遵從神的命令,要他拿回原本是屬於自己家族的銅頁片,
我認為那是絕對正義的。
如果當他騙得僕人打開寶庫之後,對一些不是自己該拿或該得的寶物,動了邪惡的念頭,
那這樣的行為,才是不符合正義。

另外本章也有一個讓人容易產生懷疑的地方,
為何靈會告訴尼腓,要殺了拉班,不能殺人不也是誡命的一部份嗎?
神也說過,我們要學會愛人,甚至是愛我們的敵人,
那為何不能寬恕拉班,反正他已經喝醉了,可以將他綑綁住,或是想辦法把他運到他處,
一樣也可以用計謀來取得銅頁片,
在其他經文中,我們也曾經見過,還有其它比拉班要更罪大惡極的惡人,
神都賜給了他們生存的機會,但為何不留機會給拉班,說不定他會有機會悔改?
關於這個部份,我想應該是在第四章的13節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

「看啊,主殺死惡人,來達成祂正義的目的,
一個人毀滅,總比一個民族在不信中衰落而毀滅要好。」

這句話等於說明了,主是可以看見未來會發生的事情的,
也就是說明了拉班之所以"非死不可"的必要性。(原來那時就已經有了FaceBook)
如果拉班當時不被殺死,可能會導致的是...在未來一整個民族因不信而衰落甚至毀滅。
人的眼光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俗事,但是神的眼光看的是為了全人類的永恆,
因此,我們必須時常學著用永恆的眼光看俗事,我們才有機會與神更接近。

以上是我今天的靈修與分享,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沒有留言: